我們用什麼賺錢?

賺錢的四個階段,探索從受僱到用資本的致富之道
包租婆藍太太

包租婆藍太太

2024年1月22日 上午 7:08

預設類別
這幾天,跟幾位朋友聊天,他們說疫情期間,幾位以前風風火火的人都沒消沒息了。
一方面感慨萬千,一方面,思考究竟我們是拿什麼賺錢?
🔸第一階段,受僱於人:用努力賺錢用時間換錢
上班族是最沒有風險的,但也最無法槓桿的。
能換錢的是自己的精神,時間。把單價變高的方法,不外乎是經驗累積,或是在單位時間內多點努力,讓職涯能往前一點。
可惜的是,時間是無法槓桿的,一個人的努力是有極限的。
🔸第二階段,創業家:用紅利賺錢用組織賺錢
創業賺得錢不外乎是一項本領,透過聘用其他人組織一個系統,把優勢放大。
如果項目在風口上,隨便都能做,怎樣都會自然長大。
如果沒有風口,靠的就是組織運作,要不節省成本,增加效率。
只是,人心是很脆弱的槓桿,使用的越多,創業家就越傷心。
而紅利更是稍縱即逝,以前的google廣告,接著的fb廣告,直播,到現在的短影音。一個一個的紅利期不斷縮小,也讓這些紅利追逐者,心裡越來越慌。
🔸第三階段,用架構賺錢
要鞏固槓桿的強度,最好的辦法就是「去人化」,如果依靠的不是人,就會大幅降低管理幅度。
例如,從業務推銷的商品轉為訂閱制,或是,從非必需品轉型到必需品。從一次賣斷,到耗材。從個體變成生態系。
所以你會發現,世界上最富有的,往往是這樣的人,軟體業,醫療產業,社群媒體,手機載體,汽車載體。
然後,你會發現,大家說,懂得選擇比努力重要。
是的,選擇剛需,選擇訂閱制,花一樣的努力,透過架構,讓成果可以持續累積。
🔸第四階段,用資本賺錢
最後,當你累積足夠財富,達到看到錢只是數字,然後透過金錢槓桿房放大。這時候你的人脈圈,資訊流,一點點機會都能因為槓桿放大到無數倍。
這樣的槓桿,很暴力,很好用,卻很貴。
綜觀下來,每一種模式都是對的,我自己也是先去上班想著要當總經理,後來因為生病被迫創業,跟大部分的朋友一樣,成也紅利,敗也紅利。
現在,我改變選擇 ,而不是持續優化,透過架構賺錢,讓創造出來的價值可以維持久一點。
不是說努力,紅利,組織不再重要,而是選擇一個更加堅固簡單的架構,讓所有的付出更容易累積。
說來好笑,我每次跳轉都是因為遇到挫折,然後不得不改變方向。其實這些機會,我在順境時也都在身邊,但雙手滿滿的時後總是不願放掉手上有的。但是,改變了之後,我才想著,為什麼幾年前沒有這麼做?
改變之後,老公說我步調慢了很多,脾氣也好了很多,(他真的沒有過的很慘啦😂
我很想跟全世界的人分享,建立起一個生態系。
你應該要一起來的。聽聽這個讓我覺得舒服的架構。